睽違兩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終於正式回歸!今年受邀出席「貴賓預展」,可以第一時間一睹超過60間頂尖畫廊,200位藝術家所帶來的1000多件精彩作品。2022台北當代帶著一千多件精彩作品重新進入大眾和藏家的視野,VIP預展當天,無論是大師之作還是藝壇新秀的創作和色彩,都讓人沈醉其中久久難忘。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是一個藝術家、畫廊和藏家、藝術愛好者緊密互動的平台,我可以在這裡了解藝術圈內的新趨勢,這次來到博覽會除了汲取更多的設計靈感外,也是因為受到建商委託,要來尋找適用於建築室內外的大型裝置藝術作品!不同於單純的自然景觀、綠化造景,這些藝術作品像是「敘事的風景」,在展現美的同時,記錄著當代社會的變化,創作者的入微觀察,現代人的思考和體悟,也為建築和室內設計賦予了更多的溫度!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如何挑選適合擺放在公共空間的藝術作品,以及在博覽會中吸引我的藝術作品!
公設大廳攸關建案的「臉面」,掛畫或小型雕塑作品的擺放,可以低調展現出業主的財力與品味。
這次台北當代亞洲藝術中心帶來了朱銘和李真的小型雕塑。同為台灣著名雕塑家,朱銘的「人間系列」以不鏽鋼加上保麗龍翻模,獨特展現芭蕾舞者的力與美,形成金屬硬冷與芭蕾柔美的巧妙融合;李真的雕塑有著細膩溫潤的表面質感,以銅為材料,採用中國特殊墨黑色的生漆手法、銨金、銨銀技巧。展現雕塑的輕盈與大自在感,呈現「既重又輕」的奇妙對比。
納畫廊(David Zwirner)帶來了義大利巨匠喬治莫蘭迪 Giorgio Morandi 最為世人讚譽的兩個系列《靜物》及《花卉》中的作品。第一次看到莫蘭迪的真跡,為它柔和的啞光質感和優雅的色彩調和所著迷。也難怪清冷淡雅的「莫蘭迪色」在藝術家離世半個多世紀後,依然為各行各業帶來源源不斷的視覺靈感,在室內設計中更是如此。戶外的中庭花園則更適合擺放尺寸較大的雕塑作品,溫潤的石材與綠化區域的結合能夠營造出自然、不落俗套的戶外風格。
由八大畫廊代理的台灣藝術家許東榮,用溫潤的漢白玉石雕展現蜿蜒優雅的線條,是與公共空間、藍天綠樹的完美融合。
住宅相關的建案我會選擇以人、花鳥、自然作為主題的作品,更能展現出生活的志趣。貼近生活的題材,或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形象,也會更容易引起觀者的注意和共鳴;而豐富的色彩組合也會為建案帶來活力,為公共空間帶來視覺亮點。
許東榮油畫作品「變幻莫測」及台灣青年藝術家黃萱《In-house》系列-No1.深綠桌燈(局部)
Kaikai Kiki Gallery 於「2022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覽現場
資料來源取自:ARTouch
謝牧岐〈坤水、麗水〉,資料來源取自: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而商用建案講求氣派,帶有華貴感的材質,大型雕塑或抽象、大氣的構圖和色彩,方能凸顯業主的大氣。
森萬里子 Divine Stone V 2019
澡堂畫廊 2022 台北當代現場
資料來源取自: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我通常會在對談中來了解業主偏好,並結合設計師的美感品味,來挑選適合的作品。比如在散步時能通過中庭花園裡雕塑的姿態,感受到生活和自然的韻律;或是在等電梯時因為抽象作品中柔和的色彩和舒展的筆觸而感到放鬆,都可能是我選擇這件作品的原因!
亞歷克斯.費斯(Alex Face),《對話池塘》
2022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覽現場
資料來源取自:ARTouch
穿著破舊動物套裝的三眼兒童,於荷花池中漂流。背景參考了印象派畫家莫內經典作品《睡蓮》。這些三眼兒童在船上被困於池塘中央卻沒有船槳,表現藝術家意識到下一代在社會正面臨著不斷變遷的挑戰。
藝術品的觀賞是眼睛和腦袋的雙重享受,如果這些作品能夠結合到建案中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並為住戶和使用者展現我們所鍾愛的美,講述當今社會那些引人共鳴的故事,我想,這就是一件最適合推薦給業主和建案的好作品。